联系电话

君慧坤人

网站热门关键字

君慧坤人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君慧坤人

挖掘耕地“潜力股”   兴建林地“复式楼”

10-21 10:42    作者:文浩  15891392648  点击数:

美丽富饶的河南省原阳县,地处豫北平原。豫北农村里的一群最普通的农民,世代沿袭着日出而做,日落而息,在最淳朴的黄土地上生儿育女,繁衍生息。

这个县据说在历史上很有名.因为它与张良曾经刺杀秦始皇扯上了关系。再据说,从秦汉到元代,这里先后出过13位官抵宰相之职的著名历史人物;后来, 还有毛遂故里毛 泽 东祖籍等等。然而无论如何,那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,外面的世界,历史的变迁,对他们来说,都是浮云。农民能做的,就是努力的从脚下的土地,获取多一点的资源,吃饱穿暖,安居落业。

第一次接触原阳县,还真有些惊人的发现:除了历史上那些闻名于世的事情以外,再就是原阳大米享誉“黄河水浇灌,其米质以晶莹剔透,营养丰富、无污染、无公害,五次荣获国家金奖,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位绿色食品。原阳县还以优质小麦名冠全国。原阳拥有天蓝、水清、地绿的良好人居环境。

当今,即在今年秋收以后,在原阳县的一个小村庄,又增加一道靓丽的新发现,这个小村庄就是金马张村。这个村庄究竟有什么新发现呢?不急,待陕西君慧坤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徐世魁,到那儿去了以后就自然会揭开“谜底”!

大巴车驶过黄河大桥,行驶在黄河以北的幸福渠边的新福路上,新浇筑的幸福路,笔直、平坦、干净,一直伸向远方。道路两旁,一个个的村庄,一排排的大树,一块块的农田,从车身掠过,尤其是那些用播种机播下的麦田,泛出了一片新绿,像弾了墨线一样,一行行整齐有序。

初到金马张村庄,一棵棵杨树挺直身板、抬着头,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,保卫着这里的一花一草。阵阵秋风扫下的树叶落在身上,像人工撒下的花簇,在热情地欢迎远道的客人。

空气中漂浮着泥土中的淡淡香气,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,在地上变成粼粼光斑,成双成对的小鸟,立在枝头唱着宛转的歌,碧蓝的天空上呈现千变万化的浮云。这时,躺在田边的草地上,享受着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:看到了,傍晚山间升起的袅袅炊烟;听见了,树梢花儿开放的细微声音;闻到了,田园植物随风舞动的芬芳…… 

望着天空,望着游走的云朵,望着路边的景物,任思想海阔天空的奔驰,让疲惫的心在这片平坦之地休憩。活着不能活得太累,应该放纵一下思想的自由,享受着这无以伦比的乐趣。

徐世魁从陶醉中回过神来,感到无比轻松 ,整理了一番心情后,正式履行他到此地的任务。在西安工作的一位老前辈王文修,亲眼见证了徐总公司种植天麻的效益,就想把这项生财之道推广到他的家乡金马张村,硬是拉着徐总专程来到他的老家,勘察天麻种植环境。

怀揣播撒财富的极大希望,但是,当村党支部书记王道贞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后,种植天麻的事情似乎一时搁浅:这个村共有3630人,耕地面积2400亩,人平仅有耕地 0.6亩;虽然黄河滩上还有一些耕地,但河水一旦上涨,庄稼就会沉入水底,所以这份耕地没有任何保障。由此看来,在一个每人平均只有6分耕地的村子,只能种植能保住饭碗的粮食等主要经济作物,不可能再种植其它作物了。

在村领导班子会议上,徐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他认为:村里的耕地奇缺,这是不争的事实,尽管有寸土寸金之说,但仍然有开挖潜力。潜力在哪里呢?就在各家各户的杨树林里,在杨树林下面种植天麻,一箭双雕,杨树照样生长,天麻也可以受到杨树林保护性生长,享受冬暖夏凉的优厚待遇。土地上面种杨树,土地下面种天麻,这种在同一块土地上,能使上下两层作物同时生长而且互不干扰的现象,称为“复式楼”。徐总将这种弥补耕地不足,在杨树林下种天麻的事,慨括为深挖耕地“潜力股”,兴建林地“复式楼”。村领导被这种形象的比喻说服了,认为这真能成功的话,确实是一个好主意。

庄户人家还是第一次听说,地上地下可以同时生长两种植物的“复式楼”,财富信息不胫而走,村支书启动高音呐叭告知村民,一段时间内,村民们蠢蠢欲动,奔走在天麻种植活动中。

人群中,窜出一个50多岁的人,他握住徐总的手说:“我的家门口有一块杨树林,你去帮我看看,能种天麻么”?这个人叫王德军,他早就听说过天麻是贵重药材,而且还领教过天麻能治病的奇效,就是不知道怎么样种植,眼下种植行家来到家门口,真有雪中送炭之感。徐总在他家门口的一遍10多米高的杨树林下,用手刨开树下的落叶,挖出林地的土质,是一种黄土中带有白色沙性的土壤,正好符合天麻种植的土地的要求。目测树林间的距离,密度适中,不会影响仍何一种作物的生长。再看看林地与旁边耕地的平面高度,林地与耕地虽然大体持平,但林地旁有排水沟,一旦遇着连阴雨不会滞水。徐总还告诉他如何防冻以及如何防暑的办法。

此时,王德军的杨树林下,不知不觉地汇聚了一些村民,过路的行人、散步的老人、接送学生的家长,在这里停下了脚步;骑摩托车的、骑电动车的、驾驶小四轮的、小三轮的、开大货车的,到这里都自动熄了火,加入了听众的行列。于是,这里顿时变成了讲解种植天麻的大课堂,仅仅一节课的功夫,就有十几个农户报名要在树林下种植天麻

前文提到在金马张这个小村庄究竟有什新发现的问题,显然在这里已经给出了答案:为了破解土地奇缺的难题,在树林里面的地上地下兴建“复式楼”,实行土地的复式利用。树林下面种天麻,在现阶段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,但本应在山区才能实现的事,却发生在豫北平原农村的一个小村庄里,仍然不失一件新鲜事。

为了推广“复式楼”的做法,徐总在金马张村住了下来。连日来,所到之处,到处都是机器的轰鸣声,人群的喧嚣声,这种人欢马叫的场面,或许是来自要种天麻的福音,村子里传递出一种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的喜人景象。

陪同徐总下村的老前辈王文修,以前在村里当过干部,在黄河里驾驶过机动船,具有多种手艺,带过不少徒弟,在村里行善积德,为村民做过不少好事,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。后来到西安定居,另谋高就。这次随徐总一起下到他的老家,自然当起了向导。他接过徐总的话说:是啊,十多年没回村,村里的变化太大了,两三层高的楼房,一家比一家洋气;室内装修,一家比一家阔气;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显得特别有生气,俊男靓女个个显帅气;男女老少人人有福气,环境优越家底充实说话办事有底气。尤其是遍布全村的那些机器:打米机、粉碎机、磨面机、电动机、播种机、收割机、挖土机、拖拉机、运输机、纺织机、榨油机、脱粒机、剥壳机等等。老前辈回忆说: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国家号召实行机械化,但怎么也化不起来,现在机械化已经化到农户家里来了,可以说每个农户家里就是一个小型工厂。现在的农民在物质上基本上什么也不缺,要说缺 ,缺的是技术创新。所以老前辈虽然离开了农村,但仍身在朝营心在汉,随时挂念家乡的事情,于是就将徐总的天麻种植技术介绍到了他的老家。

老前辈带领徐总走村串户,房前屋后,田边地头,他们与老少爷们手牵着手,拉家常,谈技术。“老前辈呀,您虽然不住在村子里了,但还惦记着我们,您为我们介绍的项目,还把公司老总亲自带来了,没错,我们放心”。王文锦夫妻办了一个家庭养猪场,每年出栏100多头猪。当谈及他们的养猪效益,他们说,养猪就像在牌场上赌_博一样,有输有赢,就是风险太大,最后算总账,顶多是打个平手,不亏本就算不错了。这次,您老前辈给我们引荐了种植天麻的技术,确实是求之不得的事,我们俩口儿已商量好了,打算弃猪种麻,改行种天麻

几天来的促膝谈心,就要离开金马张村了,徐世魁总觉得难分难舍。在回程的班车上,巧遇金马张村农民张国强,他告诉徐总,由于自己在外地打工,错过了村里的种植天麻的宣传活动,幸亏回家办事才知道这个信息。徐总啊,天麻种植千万不要忘记我呀,到了种植时期,我会请假回来补上这一课的。

眼看村里的这股天麻种植热潮,徐总认识到:不是农民不愿意接受新生事物,也不是农民不愿意种天麻,是他们的信息不灵,缺乏上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,缺少合适的技术人才。想到这里,他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,他暗暗发誓,并且请老前辈转告村里的父老乡亲:自己一定会不负众望,揭尽全力在这个土地奇缺的小村庄,挖掘耕地“潜力股”,兴建林地“复式楼”,一定要在这里把天麻种植成功,而且还要将之推广到整个豫北平原。


在线留言
    网站留言